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石化(600028);中國石油(601857);東華能源(002221);華錦股份(000059);恒逸石化(000703);榮盛石化(002493);上海石化(600688);華魯恒生(600426);康普頓(603798);衛星石化(002648)等
本文核心數據:成品油產量;化工產品產量;市場集中度
行業概況
——定義:原料-石油產品-石油化工產品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加工工業。
石油產品又稱油品,主要包括各種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潤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氣、石油焦碳、石蠟、瀝青等。生產這些產品的加工過程常被稱為石油煉制,簡稱煉油。
石油化工產品以煉油過程提供的原料油進一步化學加工獲得。生產石油化工產品的第一步是對原料油和氣(如丙烷、汽油、柴油等)進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產多種有機化工原料(約200種)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這兩步產品的生產均屬于石油化工的范圍。
有機化工原料繼續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種的化工產品,習慣上不屬于石油化工的范圍。在有些資料中,以天然氣、輕汽油、重油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產業鏈剖析:產業流程復雜,產品眾多
石油化工產業上游主要是石油開采與煉制行業,包括油氣開采和運輸、煉油和石油化工產品加工制造過程,中游為基本有機與高分子行業,下游行業為農業、能源、交通、機械、電子、紡織、輕工、建筑、建材等工農業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務。需要注意的是,在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為了促進煉油和分解過程,會添加化工催化劑以提高加工效率。
行業發展歷程:一部艱苦奮斗史
我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奮斗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分落后,廣大石油化工干部職工,在舊中國“一窮二白”薄弱基礎上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經歷了恢復與發展階段、歷史性的轉變階段、新的崛起階段、新發展時期階段等四個階段的不斷探索與發展,我國成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學品生產、消費大國。
行業政策背景:從大力發展到優化產業布局
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我國制定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建設的相關政策,為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碳中和或帶來石油化工行業顛覆性變革和機遇。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鋼鐵、電力、石化、煤炭等行業正加速轉型。不少上市公司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給石化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帶來較大壓力,但在轉型過程中同時孕育著新的發展機會,包括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業態的機遇,推動化石能源主導的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轉向由可再生能源主導,這一過程驅動行業重構產業鏈價值鏈,需要更加依靠技術創新驅動,在實現碳減排目標過程中從根本上改變石油化工行業的結構形態。
行業發展現狀
——成品油產量:產量再創新高
自2016-2019年,我國汽油產出量整體處于穩步增長走勢。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汽油產量下降至13171.7萬噸,同比下降6.6%。2023年,中國汽油產量達到16138.4萬噸,同比增長11.0%。
2015-2023年,我國柴油產量總體上呈現波動上升的態勢,受煉廠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影響,2023年我國柴油產量達到21729.00萬噸,同比增長12.6%。
2010-2019年,我國煤油產量逐年增加,到2019年產量達到5272.6萬噸,同比增長10.6%;2019-2022年我國煤油呈下降走勢,2022年我國煤油產量下降至2949.1萬噸,同比下降27.1%。2023年,中國煤油產量達到4968.40萬噸,同比增長68.5%。
2010-2019年,我國燃料油產量波動范圍較大。2019年我國燃料油產量為2469.7萬噸,同比增長19%。2020年開始,中國燃料油產量逐年增長,2023年達到5364.70萬噸,同比增長5.8%。
石腦油(naphtha)又叫化工輕油,是石油產品之一,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產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輕質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因用途不同有各種不同的餾程,中國規定餾程為初餾點至220℃左右。作為生產芳烴的重整原料時,采用70℃-145℃餾分,稱輕石腦油;用作溶劑時,則稱溶劑石腦油;以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為目的時,采用70℃-180℃餾分,稱重石腦油;來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劑也稱重石腦油或溶劑石腦油。近年來,我國石腦油產量逐年增加。2023年石腦油產量增加至7837.50萬噸,同比增長33.0%。
——化工產品產量:合成橡膠產量小幅增長
從全年視角來看,中國合成橡膠產業的表現依舊穩健。2023年全年累計產量達到了909.7萬噸,同比2022年增長了8.8%,表明整體上中國合成橡膠制造業保持著較高的產能利用率和良好的發展勢頭。
——乙烯產量:乙烯產量顯著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2年我國乙烯產量2897.50萬噸,同比增長2.5%;2023年乙烯產量3189.88萬噸,同比增長10.1%。
——化學纖維產量:乙烯產量顯著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5-2023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23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7127.00萬噸,同比增長6.4%。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格局:格局分布明顯
當前,中國石化產業正在迎來產業重構,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同時,推進工業結構、產業結構,包括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近年來我國石油化工產業區域結構在不斷提升,落后產能不斷淘汰,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2023年,從企業數量上來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山東省、陜西省和廣東省。
——企業競爭格局:中石油、中石化為行業龍頭
目前,中國石油化工產業兩大龍頭企業分別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2023年,進入全球50強的中國大陸企業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恒力石化、榮盛石化、萬華化學。結合中國石油化工產業企業上市情況及營收情況,總體來看,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是產業龍頭企業;恒力石化、榮盛石化、萬華化學位于產業第一梯隊;其他上市公司位于行業第二梯隊;其他非上市石化企業位于行業第三梯隊。
2022年,兩大龍頭企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的總市場份額占到了整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32.34%。從行業集中度來看,2022年石油化工產業CR2為32.34%,較2021年下降3.72個百分點;CR6為36.02%,較2021年下降15.74個百分點。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石油化工發展規劃:“補短板”和“補空白”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石化和化學工業“十四五”規劃指南》中明確提出,“十四五”的主要任務就是推進中國石化產業的現代化。增加化工新材料產品的豐富度和高端化水平,打通“補短板”和“補空白”路徑;加大產品應用定制化服務力度。
——石油化工發展趨勢:互聯網+時代,石化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石化產業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為企業轉型提供了發展機遇,未來隨著互聯網+化工模式逐步深入,企業將從生產型逐步向服務型轉變,最終實現與金融市場的緊密結合。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